四川新闻网消息(敬许昌 陈平 记者李全民)“望闻问切”,最早源于《难经》第六十一难,曰“望而知之谓之神,闻而知之谓之圣,问而知之谓之工,切脉而知之谓之巧。”其实,中医大夫为群众施药治病,解除百姓疾苦的问诊治疗过程,也体现了运用综合理论与事实依据,通过剖析事件发展变化,利用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的一般性分析手段,寻求有效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。在此之中,注重运用理论与事实来逐一推敲,相互佐证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,这与做好群众信访工作,化解处理民生诉求的过程一脉相承。
       近年来,剑阁县群工局在开展群众信访工作,化解民生诉求中,以“望闻问切”为抓手,成为打通群众信访“奇经八脉”的真经法宝,切实将解民忧谋民利落到实处。
       “望”,凝民心、会民意
       “望”,在中医诊断中指观气色。剑阁县群工局在开展群众信访工作,接待信访群众过程中,“望”也是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,一种直接当面交流沟通的行为方式,展示了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信访行为的一种态度,内心表达的是信访干部对人民群众的为民情怀与情感体现。
       化解处理群众信访问题过程中,该局工作人员向人民群众呈现出得体恰当的气质,真真切切的把群众信访工作上升到“要把群众来信当家书,把来访群众当家人,把群众事情当家事”的意境中去,接待来访群众时饱含真情,在自然和谐的神情举止中,处处透露出亲切友善的微笑氛围,表达出平易近人、和蔼可亲、爱民亲民的良好气质深受群众好评。
       “闻”,听民声,知民情
       “闻”,在中医诊断中指听声息和嗅气味。该局在开展信访工作,接待信访群众过程中,党员干部对来访群众诉求进行耐心倾听,认真深入倾听民意,全面准确掌握事件前因后果,准确妥善解决民忧。
       化解信访问题过程中,该局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信访人遭遇困境,平等对话保持客观理性。他们清醒认识到,信访部门是密切联系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,一定要在心灵深处深怀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为民情怀,在亲人群众面前忍受难忍之言,行难忍之事,以坚持并坚信拯救世间苍生、扶危济困的思想信念,甘当信访群众面前的“假想敌”,以坚持无畏宽容、海纳百川的胸襟气迫,承受信访群众的彻底倾诉与情感发泄。
       “问”,维民权,解民忧
       “问”,在中医诊断中指询问症状。在接待信访群众过程中,信访干部认真倾听信访人表达诉求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信访人诉求要素,通过语言询问主动获取诉求事实,找到信访群众反映问题的争议焦点。
       该局信访干部掌握了“问”的火候与艺术,他们准确把握问题的方向与问题核心,间接性从其它问题中一步一步引入,或从侧面了解其情况,以便更准确。全面客观记录信访人主要诉求,倾听当事人陈述内容,对表达不清楚的信访人,保证工作效率,及时对信访人的表述插话引导,有效化解处理信访人问题。
       “切”,化民怨,纾民困
       “切”,在中医诊断中指摸脉象。“切”也可看作信访干部调查处理信访诉求的方法与手段。该局信访干部按照“三到位一处理”原则处理群众信访诉求,做到诉求合理、解决问题到位、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、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、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。综合运用法律、政策、经济、行政等手段和教育、调解、疏导等办法,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。
       在实际工作中,该局信访干部深入调查,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,对要求合理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,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,及时审查、甄别,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,由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,依法纠正执法差错,依法保障合法权益,依法维护公正结论,保护合法信访、制止违法闹访。他们保持客观理性,耐心细致做好思想疏导工作,力争取得信访人的支持与理解,切实妥善处理解决好群众矛盾纠纷。
       “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,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政治责任。”剑阁县委群众工作局局长刘高表示,将带领信访干部深怀崇高使命,牢记职责担当,以医者仁心的慈悲大爱,扎实念好“望闻问切”真经,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把听民情、顺民意、解民忧、聚民心的每一件事办实办好,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民心。